【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看精彩杭州样板】杭州市西湖区山脚下的“农田”蜕变成商业集聚区
日消息(记者 曹文君 通讯员 章洁周勤)白天,莲花商圈是都市白领的天下,而一到晚上,周边的居民不约而同地来到位于杭州西湖区的莲花广场,跳舞、滑旱冰、遛弯……好不热闹。莲花商务中心、浙商财富中心等楼宇熠熠生辉,谁能想到,
“小时候,这里都是农田,去干农活时,感觉怎么走也走不到。”张加庆今年40岁,是杭州市古荡街道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2002年,原古荡镇村撤村建居后居住在荷花苑新村。说起以前的劳作生活,他历历在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指着田地里的收成过日子,一家人靠天吃饭。”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东风吹遍杭城大地。作为城郊结合部,原古荡业园区,这是杭州市为数不多的轻工业园区。1997年,原古荡镇村成立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变成了股东。就在这一年,刚从交通职高毕业的张加庆,在家门口的古荡工业园区修理厂实习,找到了人生头部份工作,父亲也加入了社办工厂,家里终于过上了半农半工生活。“当时能打份工真的太好了,总算不用指着种田养鱼过日子!”张加庆感慨道。
“当时的轻工业厂房,引进了电子产品加工、车辆维修等产业,环境污染小、能耗相对较低,符合当时发展定位,也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殷国生介绍,1997年靠着租赁厂房,集体收入有了一定增长,当年有670多万元,股民人均一年可分到4000多元。
到2004年,古荡工业园区厂房已形成千万方规模。与此同时,古荡镇经济合作社农居安置小区全部完成,村民先后安置于荷花苑新村、嘉禾花苑、莲花东村3个小区。经过拆迁安置,原先的村民住进了多层公寓,除了自住,还可以出租收取租金。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轻工业厂房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就在这个时期,古荡工业园区厂房地块调整为商业商务用地,用地性质发生变化,意味着原古荡镇村辖区迎来又一次机遇。2008年,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始建造商务楼宇,2011年建成莲花商务中心,区域附近浙商财富中心也建设完成。
产业由此从工业向商业转变,先后引入艾康生物医药、林德工程、华数传媒、浙大网新等企业。高端制造业、文化产业和国际企业的入驻,让辖区产业生态实现一次大提升。
“租客开始是农民工,慢慢地大学生也多了,现在大部分都是周边企业的白领。”张加庆介绍,出租房周围的企业多了,商超、餐饮店等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辖区产业的转型升级,让这里的出租房也得到更高层次人群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辖区还吸引了蘑菇街、格家网络等电商企业入驻。
随着城市化发展,在古荡工业园区拆迁过程中,古荡镇经济合作社用10%留用地项目的形式,投资建设了古科园项目,总面积10.9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启动,现场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完成后,古荡镇经济合作社将拥有一座属于集体的5A级商务楼,带来7000多万元租金收入。预计到2023年,古荡镇经济合作社集体收入将突破亿元,集体收入稳居西湖区前三。
如今,张加庆家庭一家6口,除了工资收入,还有租金、合作社分红,每年都有可观的稳定收入,真正过上了吃住不愁的小康生活。
随着产业发展,莲花商圈一幢幢楼宇拔地而起,集商务办公、商业购物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莲花广场、天目里,让这块山脚下的“农田”欢闹不已,未来可期。
白天,莲花商圈是都市白领的天下,而一到晚上,周边的居民不约而同地来到位于杭州西湖区的莲花广场,跳舞、滑旱冰、遛弯……好不热闹。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