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老牌工业园化危为机实现“二季红”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今年成为很多园区、企业的难熬时光。始创于1993年的杭州老牌工业园——上城区电子机械功能区,却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半年成绩单”。今年1-6月,功能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7.53亿元,同比增长7.39%;税收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78.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85.03%,实现了“二季红、半年正”。
实际面积仅0.6平方公里的上城区电子机械功能区,是杭州市主城区范围内蕞小的工业园区之一,27年来精耕实体经济制造业,已经打造成全省新制造业转型升级标杆园区。去年,园区亩均产值达1146万元,亩均税收104万元,缔造了浙江“亩均论英雄”新高地。其中,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疗,是园区四大主导产业。
今年,功能区内生物医药行业呈爆发式增长。如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远销欧美。“我们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10-15分钟可以检测出结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安旭生物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司上半年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幅,并且已于6月向科创板提交了注册申请,即将“凤凰涅槃”。
新基建相关产业也迎来机遇期。华塑加达是为一例,其是专业从事铅酸电池、锂电池等电池监控数据平台研发与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企业的数据中心几乎都用到华塑加达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监测电池的电压、内阻、温度等情况,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电池的状态,进行预警,确保各个关键平台的平稳运行。”华塑加达企业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疫情期间,项目工程停工2个月,但复工后立即收到了客户的订单,1-5月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反而有40%的增长。“今年产值有望比2019年翻番,达到2.5亿元。”
逆势飘红,在功能区负责人看来,这并非偶然,是走“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发展之路带来的抗风险能力的释放。近年来,功能区以动能转换激发活力,大力实施“互联网+制造”,走出了一条数字转型驱动的“智”造之路。同时,以创新引领抢占高地,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设备智能化、数据信息化、管理精益化的深度融合,为新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双引擎”插上了腾飞翅膀。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功能区引进了包括坤灵环境技术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声尔科技等1211人才项目企业在内的百余家企业。下半年,将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建设数字园区,加速低效用地再开发等中心工作,推动园区经济逆势增长,成为上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