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业园——花园式办公组团
随着中国的产业发展、更新,产业园在空间布局上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功能,由交通导向到核心企业、产业集群导向,再到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导向,产城融合应运而生。
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是多维度的,包括让园区融入城市生活,让园区成为城市生态的一部分,以及让园区具有城市的复合功能、形态以至于生态。
在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时间。犹如城市会生长变化一样,产业园的功能业态和空间使用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本设计以弹性(开放共享)的空间,复合多元的功能,以及灵活多变的产品来回应,甚而促进未来产业的迭代升级和周边城市环境的发展更新。
项目所在城市,杭州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和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正向着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努力。
项目所在地,智慧网谷小镇是《拱墅区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打造的产业平台,建成体量达250万平方米,是一个现代产业之城,开发众创之谷。
区域总体定位为杭州数字经济典范和样板。以期打造浙江版“中关村”数字经济高地,大城北转型升级重要增长极,和大运河数字经济产业谷重要节点。
本项目依托周边院校资源、医疗资源、交通资源、龙头及产业聚集优势,导入省国贸集团旗下健康产业,作为产业龙头,通过资源整合,搭建数字健康产业平台。
项目愿景:以花园式办公组团,地标性街区形象,运河文化传承地,数字社群集聚区为目标,打造智慧网谷创新型标杆,全天候聚合交往社区,满足新时代产业诉求。
项目充分解读杭州为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产业园区的政策支持,比如地块出让优惠,返税、购房补助以吸引企业进驻、孵化,对产业平台支持,人才补助优惠等政策,结合市场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实施方案。
第二,是让园区空间有城市的开放型态、共享氛围。要达到这两个层面的目标,首先要考虑的,是与城市的关系。
场地用地面积37800 ㎡,容积率3.5,限高90米。基地交通现状中,车流主要来自于留石高架路。车辆通过储鑫路和长滨街抵达场地。场地在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可设置车行出入口。场地西侧面向园区内部道路,未来也必将成为 人流的主力来向。
场地东南侧和东北侧的储鑫路和北站路为城市级道路,因此东南向和东北向为场地主要城市界面。场地的西南侧和西北侧面向园区级道路,因此为场地的次级街道界面。
总体布置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紧密,界面友好。交接处,设置大型前广场,将人流引入园区内开放绿地。
打开的城市界面使城市功能空间有效渗透入园区,更好的导入城市人流激活产业园区的服务配套部分,使园区空间与城市空间互通,共融。
东南向和东北向人气也较高,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设计将办公塔楼与商业建筑组成建筑整体,将综合体融入街区环境中,充分利用园区的沿街的商业价值面。高层沿主要街道形成城市形象,低层沿次级街道打造街区尺度。
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打通,形成园区内的主要道路骨架。两端或一端分别与周围城市路连接,形成开放式街区。加上人性化步行尺度,增加地块可达性。
基地周边城市环境为住宅、仓储和其它产业产业园。因此,场地景观价值为内向型。设计设置了南北向景观轴线,加上多层级广场空间、绿化体系,增加公共空间的开放、共享。
景观设计遵循“以绿为主,人性尺度”的设计原则,参考城市设计的景观元素,加入部分水体景观,使公共空间更加开放、活跃;同时景观设计强化“中央轴线”、“现代街区”、“立体城市”等建筑设计概念,增加公共空间的吸引力。
塔楼景观:主塔楼正对景观轴,南侧多层商业让塔楼与中心景观取得更好的互动、共享。
与城市一样,所有产业园区的核心就是人,而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要园区具有城市的功能和活力,首先,要像城市一样具有复合的功能。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互动和转换是弹性空间和百变产品的基础。
项目依托所在区域的资源,构建具有“研,教,产,孵,憩”复合功能的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实现从单一型产业园区到复合型产业社区的转变,从而完善智慧网谷产业构成,提升智慧网谷产业能级。
整体规划以高低搭配的多样化产品为思路。通过用足高度与密度两个维度,来蕞大化溢价产品,获得货值蕞大化与去化周期的平衡。
建筑体量按照功能分为“三个组团”:高层办公组团,多层办公组团,配套公寓及商业设施组团。
高层办公组团:高层办公塔楼沿城市主于道呈L型排布,其中自持总部大楼以双子塔形式居于场地中央轴线尽端。塔楼在底部通过共享大堂连接,设置会议,展示,休闲等公共功能,在空中通过体部连接,形成云中体验的企业家俱乐部,及室外康体设施。
多层办公组团:多层独栋办公分布于中央主轴两侧,成组成团布置并围合出一定景观小空间,尺度怡人,在提高销售和使用灵活性的同时,创造出多样的空间体验与丰富的城市界面。
配套公寓及商业设施组团:配套公寓及商业设施沿西侧布置,面向整个智慧网谷办公人流主来向,通过板式公寓和退台型商业裙房的组合,提升商业价值,打造生活中心,构建产业社区。同时与03地块在未来形成资源共享利用,实现积极的互动、共享与对接。
产业易逝,城市永存。科技与时代的更替使产业变化的趋势愈发加快。产品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灵活多变以适应变化发展。
本案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客群和产品分析,提出以下三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针对自持销售比各50%,配套占比15%,蕞小分割单元大于500平米以层或栋为单位销售的政策解读,提出以下产品策略。
高层塔楼产品:自持办公部分主要供国贸集团相关企业总部使用,标准层平面方正紧凑,利用率高。自下而上依次布置共享大堂,展示,会议,创新产业中心,总部办公,企业家俱乐部,云顶花园,研发中心,总裁办公等功能空间。
销售办公部分可根据企业规模灵活采用整栋,分段,分层销售。按客户需求在大空间办公,联合办公,CEO办公,小型酒店,精品公寓等布局模式间灵活转换。此外我们还提出一种错层设计的选择,来解决高层塔楼标准层经济性与控制可售面积段及总价之间的矛盾。
配套公寓产品:在本案的配套设施部分配置了一定量的公寓产品,来满足园区人员短期居住的需求。
产品按不同位置可划分为MINILOFT,标准LOFT和豪景LOFT三种产品,且未来可考虑按300 ㎡一个的组合产权单位进行分割。所有办公及公寓产品按475cm层高考虑,预留未来改造为LOFT公寓及多钥匙户型的空间可能性。
多层产品:以动态可生长的理念,通过单元模块的灵活拼接,可组合出不同面积段的三种产品单元,适应不同规模企业需求及其未来发展。
多层独栋产品:主要面向小型总部办公与研发,私密性与景观俱佳。拥有独立挑空大堂,专属电梯,地下专属停车入口,屋顶私享花园等灵活、溢价配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