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空港寻“力”
萧山机场西大门,吉华集团在红山农场的一个闲置10余年的百亩老厂房,今年要“新生”,打造成杭州版的“梧桐岛”。
近日举行的杭州空港经济区“五力攻坚”动员会上,吉华集团董事长邵伯金透露,集团将投资7亿元,按照“楼宇工厂”的模式,建设吉华创新产业园,定位为集研发设计、智慧物联、金融平台、文化创意等双创共享平台。
2017年,杭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组织农场与吉华集团考察了位于深圳宝安机场边上的一个创新人才集聚的科创园——梧桐岛,吉华老厂房与它在地理位置、项目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借鉴其发展模式,萧山定下了吉华老厂房地块的未来。邵伯金说,“用工业用地搞这种模式的楼宇经济,在萧山也是先行者。”
立足空港,面向全球。因拥抱临空经济,吉华握住了“二次创业”的“力”,杭州空港也持续发力。2018年,萧山国际机场在全国前十大机场中,航班起降量增速排名头部,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增速排名第二,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增长。
当然,以机场为引擎的杭州临空经济也迸发出强劲动力。去年,杭州空港经济区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千”人才项目、航空总部、现代物流、智能智造等项目纷纷落地,打造全国一流航空都市区的愿景也越发清晰。
但是杭州临空经济仍有巨大潜力待挖。杭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倪世英说,“临空经济要真正成为杭州一只重要的发动机,需要找到更多‘力’来支撑空港城市和产业能级的双提升。”事实上,这一次杭州空港经济区的五力攻坚动员会,就是要找到杭州临空经济的动力。
在倪世英看来,杭州空港的五个“力”,包括发展增实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融合强合力,打造城市建设新形态;平台增活力,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空间挖潜力,打破要素破解新局面;服务提能力,打造营商环境新环境。这当中,需要空港用持续的解放思想在五“力”上真正破题。
当然,吉华老厂区上将要立起来的楼宇经济也是强烈的发展信号,用“三生融合”的思维,发力平台经济。新一年,杭州空港经济区将建设四个“100万”,即机场扩建超100万平方米,打造浙江省蕞重要交通枢纽;产业平台超100万平方米,培育十大临空产业承载空间;城市开发超100万平方米,实现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转变;公建配套安置建设超100万平方米,建设宜居宜业航空都市区。其中的十大临空产业承载空间,就是包括吉华创新产业园、健新原力生物医药产业园、空港光电产业园在内的五大临空高新产业发展平台,和包括中吉电商、网易电商等在内的五大智慧物流仓储支撑平台。
随着城市能级和产业能级的提升,杭州空港经济区正逐步形成以城引产、以产促城的临空经济4.0版发展新模式。(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