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调优发展定位、调优空间布局
近期,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余杭区创新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调优发展定位、调优空间布局,发挥自身在城西科创大走廊中的联动作用,加快推进“南联东进”,努力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头部方阵,为余杭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动能。
全力发展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链,全力引进领军人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全力推动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当前,钱江经济开发区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高度重视“智造”提升和科技创新,突出招引智能制造、新材料、医药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产品与集成电路等产业项目,通过优存量、抓增量并举打造长三角智能制造示范区。为此,钱江经济开发区把“拓空间、增动能”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深入推进“高新企业倍增”和“大孵化器”战略,加快拓展产业创新空间。目前,包括浙江大学先进电气装备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创新创业产业园、联东U谷·杭州仁和智能制造加速器和紫创未来智造谷等在内,各个创新空间正协同打通从研发、创新孵化、加速、生产制造到销售流通的产业链。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模式,钱江经济开发区继续通过政府回租回购、企业存量厂房改造等途径,进一步增加园区创新空间。其中,正在积极谋划提升改造的九龙工业园,预计将新增创新空间2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以“产业孵化(双创中心)+加速(智能制造加速器)+落地(土地空间)”为载体的生态型产业链。
“未来工厂”示范引领着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是制造业“智造”再升级的路径选择。钱江经济开发区锚定“未来工厂”建设方向,通过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数字化建设为示范,努力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目前,华光新材已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荣誉;南方泵业已被列入2020年度浙江省数字化车间和2021年度浙江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目前正在申报“黑灯工厂”。当前,数字化改革是蕞能体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蕞近,钱江经济开发区积极深化与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和机构的合作,计划在上一年智能化诊断成果的基础上,分规模、分行业为50家企业建立数字化提升培育库,加快辖区内现有企业数字化提升改造,加快打造数字化改造梯队。2021年,钱江经济开发区计划实施工厂物联网项目10个,实施机器换人项目4个,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25个。
为了发挥好自身在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联动作用,钱江经济开发区持续加强与未来科技城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积极招引符合产业定位的优质孵化项目入区进入中试——加速——产业化。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区域规划发展和“组团联片”方案,开发区还将园区划分为小微创业、双创孵化、高新农业等五个企业服务网格,即五大“工业社区”,实现所有实体化运行企业服务“组团帮扶+驻点帮扶”全覆盖,尝试将传统社区治理和服务居民的成熟理念复制到这些“工业社区”。通过探索“工业社区”模式,组织党员、干部亮身份、进村入企走访服务,钱江经济开发区协调化解了工程、路政等不少难题,还帮助解决了企业招工、政策兑现、人才认定等事项。
基于对“人才是创新发展头部动力”的深刻认识,钱江经济开发区将依托各个创新空间和产业项目,加大领军人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蕞近,在第十四届全省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开发区洽谈分会上,钱江经济开发区就带领大地海洋、华光新材、山立净化等企业与省内外上百所职业技工学校现场对接。“企业+政府+学校”的沟通合作方式,让钱江经济开发区立体化引才链进一步成型。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