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报》:杭州政府储备地块有颜值有温度
做好政府储备地块长效管理工作,有利于防止扬尘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是展现“美丽杭州”的一个窗口。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建章立制,综合施策,分类实施,扎实推进政府储备地块长效管理工作,努力打造“有颜值”、“有温度”的政府储备地块,全面实现储备地块美化、洁化和序化。尤其是2016年,杭州市局以“服务峰会,扮美杭城”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主城区储备地块生态绿化、墙绘美化等工作,成效明显。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曾用这两句诗赞美西湖花繁草嫩、生机盎然的景象。炎炎夏日,杭州德胜、上塘等高架沿线旁的城市之星、长乐近百亩地块变身花海,硫华菊、百日草、向日葵、波斯菊等花卉争相开放,呈现出令人陶醉的美景。这便是杭州市储备地块进行生态绿化后的成果。
今年以来,杭州市以主城区的铁路、高架、主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储备地块为重点,按照“成本低、易养护、视觉美、可防尘、效果好”原则,全面开展储备地块生态绿化工作。仅用两个月时间,主城区5000余亩储备地块变身“绿地、花海”。部分储备地块因地制宜地拆除了围墙,让储备地块的“绿”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据了解,这些生态绿化一方面起到了视觉美化的效果,另一方面防止了储备地块的扬尘污染,极大地改善了杭城空气质量。与此同时,杭州还围绕核心价值观、迎接G20峰会、山水杭州等内容,采用镂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美化储备地块的墙绘,万余米墙绘成为杭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杭州市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合理利用储备土地,充分发挥地块的公益用途,积极解决群众关切的“停车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问题。杭州市编制了《2014~2016年主城区利用储备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选址规划》,因地制宜保障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累计出让用地22亩,可建停车位近千个;提供近400亩暂不出让的政府储备地块用于“错峰限行”临时停车场;提供千余亩土地用于配套教育、绿化、市政等公益性设施建设,这些“公益港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
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杭州市的地铁、路网等建设进度加快,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积极配合地铁集团、市政公司等单位,先后无偿提供近百亩政府储备地块,供施工、建设单位搭建临时工棚等,为地铁、道路等建设提供了便利,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便利。小小的保障基地为杭州整体交通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品位的提高提供了孕育空间。
杭州市十分重视政府储备地块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储备经营性用地出让前期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所有经营性用地在土地出让前必须开展环境初步分析,对工业退役场地搬迁等涉及污染可能性的地块均开展环境影响专题评价,以保障经营性用地在出让时符合地块开发的环境适宜性需求。对确认已受污染的土地,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原用地单位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在取得环境影响评估验收和环保部门审核备案后,方可纳入政府收储和出让。
杭州市结合实际,通过制定政府储备地块长效管理办法,修订经营性用地做地标准,完善合作整理协议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储备地块在围挡、场地、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积极构建“权责清晰、覆盖全面、监管到位”的储备地块管理长效机制。
首先,主体明确化。按照“谁做地、谁负责”原则,明确各城区政府(管委会)、市级做地主体为地块管理的责任主体。其次,标准明确化。在围挡、场地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设定原则性的标准,确保管理标准具体、明确、可操作。
再次,监管全程化。加大对储备地块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会同市城管委定期对各责任主体土地储备地块长效管理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对围挡、渣土以及扬尘等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地块,头部时间通报,限定整改时限,督促整改到位。
同时,为促使“净地出让”向“优地出让”转变,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出台《杭州市经营性用地做地质量标准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地块权属清晰、场地平整封闭、基础配套完善、前期手续完备、影响条件明确5个方面16项标准,配套设计一系列标准化表单和图例,通过做地质量标准化建设,优化政府服务,推进招商引资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2016年,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以“优地出让”为目标,以落实地块周边公共服务配套为重心,以“推进一批难点拆迁、加快一批道路建设、督促一批学校建设、完成一批土壤治理、实施一批地块绿化和优化一批地块规划”等“六个一批”为载体,组织开展“做地质量攻坚年”专项行动,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做地质量和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