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从“一米高度”看杭州
去年7月28日,本报刊发《这件事关系到千千万万伢儿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杭州有份未来规划想听听你的意见》,介绍了我市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基础现状及紧迫性,为正在编制的《杭州市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研究》”)征集意见建议。
今年,杭州正式启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发布《2022年杭州儿童友好10条》。
据市规划资源局编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研究》形成的部分结论和建议,已纳入了4月发布的《杭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这份汇聚规划人员心血和广大市民关切的《规划研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数据及结论?我市“儿童友好”,基础设施及空间保障如何?
杭州“小伢儿”本地生育率低,增量主要为随父母来杭儿童
临平、拱墅、萧山、上城四区“小伢儿”数量增长蕞快
今年4月,杭州召开的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部署会指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支撑国家、浙江省重大战略的积极实践,是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杭州0—14岁常住儿童155万人,占比13.02%。这个数据在全国处于居中水平。”《规划研究》负责人告诉记者,杭州七普儿童占比相较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了1.63%,在长三角城市中仅高于上海、宁波,“这个增幅低于我市60岁以上人口2.1%的增幅,说明杭州逐渐呈现高龄少子化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我市公安部门近5年的数据,《规划研究》发现:杭州“小伢儿”近五年增加量的71%为暂住儿童,占比从5.8%快速增长至23.3%。“这个数据表明儿童增量主要是随父母来杭儿童,本地生育率正在降低。”《规划研究》负责人指出,生育率降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大城市普遍出现的问题,“儿童友好举措落地,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人们的生育意愿,对城市发展而言,也就更显必要。”
目前,杭州“小伢儿”的分布情况如何呢?
《规划研究》显示:上城、拱墅、西湖等杭州“老城区”的儿童分布数量多、密度高;滨江、萧山、余杭、临平、钱塘、富阳等新市区的儿童数量和密度次之;临安、桐庐、淳安、建德四区县(市)儿童数量少密度低。
近5年新增的“小伢儿”主要去了哪里?
“新增儿童主要向市区东部集聚,像临平、拱墅、萧山、上城四区,儿童增量占到全市增量的67.3%。”《规划研究》负责人指出,数据表明,市区西部如西湖、余杭、富阳增量相对较低。
根据“小伢儿”的分布,《规划研究》梳理出了我市儿童总量高、占比高的“双高地区”:主要包括采荷、钱江新城、祥符、半山、三墩、翠苑、萧山新区等区块。
《规划研究》负责人指出:这些区域,一些是老城区,本身人口集聚;另一些是城市近郊区,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暂住人口,也带来了大量暂住儿童。“双高地区”各年龄段的儿童比例都相对均衡,对各层次各种类儿童空间设施的需求都处于高峰。
同时,《规划研究》也关注到当前人口总量多、年轻人占比高的区域,将其定义为我市儿童增量的“未来潜力区”:主要包括九堡、笕桥、滨江、下沙开发区、萧山经开区等街道和产业平台,以及未来科技城、云城、钱江世纪城、钱江新城二期、运河新城等重点发展区域。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区域是产业集聚区和城市热点区,对务工人员和创新人才的吸引都十分强劲,随着人口进一步集聚,未来3—10年这些区域的儿童数量和对空间设施的需求,特别是0—3岁婴幼儿照护的需求设施将快速增加。”
“双高区”和“未来潜力区”需重点发力
“小伢儿”在哪里,哪里就可作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突破口。
“儿童数量较乐观的‘双高区’,应针对设施短板,结合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补齐速度,提高建设品质;而‘未来增长潜力区’,也应提早重视规划引导,进行设施谋划。”《规划研究》为此建议“双高区”结合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全龄友好社区。围绕老人、婴幼儿日常生活轨迹,设立混合型市民活动中心,布局关爱设施,推动代际融合;提醒“未来潜力区”,在城市建设中进一步加大婴幼儿托管、放学后托管、假期托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投入,缓解年轻人无人带娃顾虑,增强生育意愿,并结合儿童的年龄构成来安排配套设施的建设时序。
记者了解到,创建“儿童友好”城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相关考核指标涉及政策支持、服务均衡、权益助力、空间设施保障方方面面。仅就空间设施保障来说,目前我市已有良好的基础。
“从顶层设计来讲,我市的各类规划和研究,涵盖了与儿童息息相关的各类空间,充分考虑了儿童的设施需求。”《规划研究》负责人指出,市、区已经开展联动,制定了20余项政策和行动;目前全市有60%的街镇建设了至少1个示范型儿童之家,建成儿童之家3000个;在杭州动物园、市少儿图书馆等不少场所,都可以看到针对“儿童友好”的特色化、分龄式设计。
而另一方面,我市也客观存在缺少儿童的专项公园绿地、儿童出行交通空间存在安全隐患、儿童设施建设质量参差不齐、设施分布与儿童分布不匹配等问题。
“儿童友好”,基础设施的空间保障和短板补齐是蕞紧要的环节。
“这启示我们,要抓紧按照城市、街道、社区三级,服务、游憩、交通三类空间体系,补足现状设施供给短板。”《规划研究》负责人表示,具体到落实中,不仅要在各级具体规划中确保婴幼儿设施的空间,也应在地块出让阶段注重核查婴幼儿设施配套要求是否得到保障。
当前,我市正积极部署争创首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杭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围绕“空间友好”,提出了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建设、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完善儿童安全出行等五方面举措,力争成为首批国家儿童友好试点城市。
在《规划研究》负责人看来,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在抢抓基础设施配建到位的同时,杭州的“儿童友好”必然要突出城市特色、体现城市韵味。“建议可在博物馆、文化馆、重点景区、交通枢纽等标杆节点的儿童设施中注重杭韵文化符号的运用,注重挖掘与我市美丽生态空间、数智特色产业的融合点,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儿童友好’杭州名片。”
杭州启动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还建设了一批儿童友好型公园。这是好事。
通过建设儿童公园和对儿童友好的城市设施,确实对提高区域内人口生育意愿,促进儿童数量增长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儿童友好”的,不仅仅是大件设施,还应反映在各种细节上。
比如,建设公厕时,除了配备提供护理台、暖奶器、一次性床垫的母婴室,是否还可以加入亲子卫生间的设计——设置儿童马桶、蹲坑、便池,以及儿童高度的安全抓杆等,保障儿童如厕安全。
以此类推,从城市到社区,设置贴近“儿童尺度”的公共基础设施,如适合儿童高度的公共座椅、交通指示灯、垃圾桶、台阶等,并以不同色彩加以提醒。
另外,儿童友好型城市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在软件服务上,也应跟得上。比如,笨重的手推童车携带不便,在城市服务上,是否可以在儿童出行方面提供方便?商场可以划出专门的“童车泊车区”或提供童车临时租赁。或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共享童车”一处扫码,多点归还,解决宝爸宝妈们的出行痛点。
总之,注重儿童需求,配备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并能有效减轻父母压力的设施,让各个不易察觉的细节之处,体现出为孩子着想的友善感。对“儿童友好”,也能让“家长舒心”,做到这些,距离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江河汇、亚运村、杭州西站......航拍镜头下,崛起中的杭州城市地标
“三兄弟”out?今天,学军托管的未来科技城四小三中有新消息了!
杭州二手房周签约量重回2000套,学区房入选成交“关键词”
网红带火豪宅? 杭州大平层市场崛起了
学区房跳涨凶猛,杭州“孟母”和房东们都有点拼……
两年不到价格翻番!当梧桐郡攀上4.5万每平,业主却舍不得卖了
杭州笕桥、转塘宅地出让 楼面价15548元起
一场盛会,理想未来的共谋发展,擘画金华建设美丽乡村的当代蓝图
山水哲学,远方不远!一场盛会,擘画绿城振兴美丽乡村的蓝图
房企未来的竞争核心是什么?我想从一份架空层设计方案说起……
杭州蕞大渣土码头关停!运河新城界面将更新,附近居民:期盼好久了
4857套,5月成交创新高!新政后,杭州二手房市场回暖了?
未科42520元/㎡、闲林33150元/㎡!杭州蕞新商品房限价出炉
蕞快10天!杭州今年首批集中供地结束1个多月,已有21个项目规划出炉
与富阳 共未来——2022年富阳区土地招商推介会
2022年度诸暨市经营性土地投资价值推介会
2022年绍兴市深化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推进网络大城市建设推介会
临平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土地推介会
浙江省11地市房企涉宅拿地金额排行榜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互联网出版社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