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admin9个月前 (09-26)杭州产业信息40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名单,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历5年的创建期,被成功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此次南湖高新区获批成为省级高新区,是对区域实力、发展潜力的一个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南湖高新区连续两年获浙江省年度综合排名前15%,是浙江省唯一直接进入实地评估的高新区。

  什么是高新区?简单来说,即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南湖高新区按照“又高又新”的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创新“三大创新工程”,聚焦发展“微电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先后迈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行列。

  “这是浙江省实行省级高新区创建以来,省政府发文认定的首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创建以来,南湖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3倍的发展加速度。园区主导产业产值以年均12%的速度实现井喷式增长,产业集聚度高达89%。

  南湖高新区凭啥能够获多项国字号殊荣,又凭啥能走在高新区创建前沿?在南湖高新区,从企业到产业,从载体到人才,从政府到市场,科创热潮始终澎湃。园区入驻了近千家科创企业,拥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数十家创新载体,集聚图灵奖获得者等40多名海内外顶尖人才,绘出了一幅“高能级”科创版图。

  正是坚持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动力引擎,南湖高新区以科创“硬核”实力引领加速迈向省级高新区头部方阵。

  全国率先开创“一院一园一基金”省校(院地)合作模式,这是独属于南湖高新区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引擎。2003年底,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2004年,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落户。多年来,南湖高新区全方位实践浙江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搭建“平台+企业”结对模式,推动1500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发展,南湖高新区成为嘉兴市人才密度蕞高的区域,且获得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之所以有如此耀眼的成绩,源于南湖高新区早已意识到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实施“产业吸引人才、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模式,成功培育上市人才企业5家,占嘉兴市上市人才企业比例达62.5%;累计引进顶尖人才40人,引育国家领军人才134人、省领军人才72人,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产业平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决定了地区产业发展的走向。凭借着科创平台带来的丰富创新资源,南湖高新区加速形成了微电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与此同时,南湖高新区持续在产业链招商上下功夫,做深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不断招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实现了三大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发展。如园区已集聚微电子产业上下游企业241家,形成了斯达半导、闻泰通讯、博创科技、昱能科技等龙头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上游半导体关键原材料制造,中游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封测,下游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应用的微电子特色产业链。

  获批成为省级高新区,为南湖高新区实现鸿鹄之志再添一份“底气”。接下去,南湖高新区将以“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做好增量崛起、存量变革、能级跃升“三篇文章”,努力让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持续走在浙江省高新区前列。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专家建议遗产税起征点定为1000万元

  过去一年 商务运行稳中有进好于预期

  浙江省嘉兴市:擘画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蓝图

  浙江嘉兴:小三给原配发孩子的照片,男人说闹离婚一块砖都别想要

  8选2!男女长跑由必考改为选考!2023年嘉兴市本级体育中考方案重磅发布!

  携手嘉兴南湖推进“跨省通办”,团风县“朋友圈”扩容升级

  130【韩娱双面谈・B面】李秀满&刘亚仁:韩流“权”力的“毒”药

  浙江杭州,一男子为买全封闭阳台,多花了20万,楼上为省钱买的是空心的露台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蕞值得去的8个景点

  成片开发,大规模拆迁!扬州这个区域强势升级,未来房价要

  正在公示!浙江2所学院拟更名为大学,杭州、嘉兴各一所

  浙江省12个小城市:龙港领先海宁,丽水第6,建德第11

  紧急提醒!济宁人戴口罩!济宁市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

  严重违纪违法后主动投案,浙江省一市区区长被查

  亿万富翁出手抵制“天价文物回流”,结局怎样?

  美籍华人翁万戈将183件国宝捐美国,给祖国却要450万美元,为何?

  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中国邮驿的活化石,低调而从不奢华

  绍兴2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越城区项目数居绍兴市头部

  商务部: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马未都“捡漏”古董,还假装镇定,出门后仰天大笑:捡到宝了!

  英国博物馆为掠夺中国文物“洗地”:因为太爱中国 带纪念品回家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G5时尚国际创意产业园

G5时尚国际创意产业园

  G5创艺工坊是励行投资管理“”时尚创意产业示范性园区,是良渚新城重点项目文创园区,汇聚国际潮流风尚的时尚创意产业资源,将文化、人才、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通过互联网思维整合运营,构筑起一条独有的、完整的闭合型产业链,并聘请著名台湾建筑、室内设计师William(高志信)规划设计园区,打造以时尚创意产业为核心,集时尚传播、创意办公、大师工坊、创新创业、培训认证、专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

《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的实施细则(试行)》政策解读

《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的实施细则(试行)》政策解读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试点推广,制定了《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的实施细则》。   今年5月,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率先在滨江区、余杭区进行试点。为进一步推广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试点建设工作,在《关于...

【官网】杭州西湖「浙大森林」售楼处电线小时电话!

【官网】杭州西湖「浙大森林」售楼处电线小时电话!

  浙大森林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园三路与西园八路交叉口西北50米。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商业配套】:自带包含书屋、健身房、咖啡馆、食堂...

上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上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惊艳亮相,南宋风雅扑面而来。   蜻蜓公园试营业,提供社会停车位500个。   宋韵点燃潮流,“三圈三街”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家门口的幸福邻里坊,让群众乐享美好生活。   这一年对很多人而言,是难以忘怀的一年,对“拥江”“揽湖”...

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城园区“杭州·智谷”亮相人博会

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城园区“杭州·智谷”亮相人博会

  原标题: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城园区“杭州·智谷”亮相人博会   11月9日,2022中国(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下称人博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人博会以“就业大局下的人力资源服务”为主题,邀请各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教育培训组织,以及金融、健康、福利、保险、软件、互联网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供应商前来参展。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城园区“杭州·智谷...

余杭探索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新路径

余杭探索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新路径

  近日,余杭区与阿里巴巴全方位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新添一件标志性事件——亲橙空间・未来科技城高桥云港(以下简称“高桥云港”)正式开园。   高桥云港的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高桥工业园,总占地面积约255亩,距未来科技城核心区仅2公里。为实现存量空间“腾笼换鸟”,余杭区携手阿里巴巴对其进行了历时12个月的有机更新,旨在打造出一个集先进产业、高端商务和品质生活于一体的先进...

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上市首日表现平稳收涨894%

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上市首日表现平稳收涨894%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7日电(王菁)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浙江省首单产业园REITs——华夏杭州和达高科产园REIT(简称)27日在深圳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进行远程视频致辞。杭州市常务副市长柯吉欣,杭州市副市长孙旭东,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石琪琪,杭州市商务局局长王永芳,钱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金承涛,钱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委副书记、区长沈燕俊,钱塘新区管委会...

共建产业园区的升级路

共建产业园区的升级路

  从“输血”走向“造血”,从单向帮扶转为双向合作,靠企业“单打独斗”是不够的,需要以园区为载体,打造脱贫地区的“后起之秀”。要把存量做优,把增量做大,把总量做强   10月13日,浙川东西部协作金口河区产业园二期项目又迎来一位新“住户”。新入驻的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瞄准蓝莓产业,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产1000吨果干生产线吨花青素精深加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