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信号!国务院“土地新政”颁布:将至少深刻影响未来10年的招商引资!
原标题:强烈信号!国务院“土地新政”颁布:将至少深刻影响未来10年的招商引资!
3月12日下午,一个大消息破空而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这个“土地新政”,将显著影响中国未来城镇化进程,对于中心城市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这个文件意味着国家给城市土地问题松绑,将给中心城市带来较大利好,为他们腾出较大发展空间。土地,将不再成为限制城市发展、产业落地、招商引资的一个硬性条件,反之,只要有人口、只要有产业、只要有项目,土地都不是问题,尤其对招商引资而言,含金量高的项目一定会有地可落。因此,可以说这项政策将深刻影响至少未来10年的招商引资格局。
这次“土地新政”的核心是: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头部: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1、对国务院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在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国务院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2、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国务院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下列3种征收土地情况的,需要由国务院批准——征收永久基本农田;征收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征收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现在,这三种情况国务院委托部分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试点期限1年。
文件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审查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的用地,不得将承接的用地审批权进一步授权或委托。
其中第二项授权的含金量蕞大,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有幸成为首批试点。
为什么选这些省市?因为他们人口增长压力比较大,土地矛盾比较尖锐,而之前对他们限制又太严。
过去几年,国家对城市边界把控比较严格,划出了“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
这三条线,成为大城市发展的“紧身衣”。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国务院对地方总体规划的批复里,都能看到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的“上限”。
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甚至提出了到2035年缩减建成区面积的要求(见下图)。
再加上征“收永久基本农田”、“征收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征收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都需要国务院批准,在很大程度上关上了大城市扩张的大门。
在很多大城市,土地开发被迫进入到“存量时代”,土地供应量主要靠旧改,城市容积率被迫提升。比如在深圳,住宅开始向50到60层迈进。
中国的城镇化正在失衡,人口向中心城市涌入。这种趋势不可能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生态灾难,也是为了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发挥大城市的作用,就需要放松对大城市发展的种种限制。
想想看,假如省级政府获得了更大土地审批权,他会首先照顾哪里?当然是省会城市,或者省内“副中心城市”。会突破城市边界,让大城市获得更多建设用地。
那么,全省的永久农田会减少吗?或许会,但或许也不会。因为很多地级市、县市级人口是流失的,或者增长乏力的。这时候,就可以通过置换的方式,把需要保护的基本农田,从大城市郊区置换到小城市的郊区。
头部,中心城市将获得更多的新增建设用地,发展空间加大了,吸引人口的能力增强了。因此“土地新政”会强化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
第二,由于新增土地增加了,城市被迫“香港化”(高容积率)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第四,在疫情打压下,大城市财政压力将大大缓解,因为有土地可以卖了,而大城市的土地有真实的需求。
总之一句话:未来中国将崛起一大批人口超过2000万的中心城市,而北上广深的常住人口都将突破3000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现决定如下:
一、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对国务院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在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国务院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国务院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以及第四十六条头部款规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国务院委托部分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试点期限1年,具体实施方案由试点省份人民政府制订并报自然资源部备案。国务院将建立健全省级人民政府用地审批工作评价机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管理水平综合评估结果,对试点省份进行动态调整,对连续排名靠后或考核不合格的试点省份,国务院将收回委托。
三、有关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严格审查把关,特别要严格审查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的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相关用地审批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不得将承接的用地审批权进一步授权或委托。
自然资源部要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用地审批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明确审批要求和标准,切实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要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对用地审批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参会对象】:政府机关、开发商、建设单位、运营商、规划设计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管参加(大会400人规模)
【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壹方城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
“乡村振兴”“健康中国2030”双重战略下,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康养·文旅项目构建、顶层设计与拿地操盘解读
李兵弟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
励建安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头部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首任院长
柳 俊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核心委员、壹方城旅游文化联合发起人、旗鉴旅业联合创始人
赵 亮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执行主席、天津明筑设计总裁、首席规划师、曾任万科集团总规划师
甘 霖上海精典董事合伙人、总建筑师,科图设计创始人、总建筑师,《医养结合设施规划设计标准》参编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建筑规划专家、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康养产业专委会委员
陈延年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壹方城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万科十年千亿战略顾问
李慧华季高集团创始人/总裁、季高兔窝窝亲子乐园品牌创始人、中国主题公园无动力乐园研究分院院长、ITIA国际旅游投资协会理事、无动力类游乐设施行业资深专家
西 奈(Sinai Nissenboim)以色列INNOLAB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前中国以色列商会经理、中国以色列商会上海分部会长
刘剑虹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壹方城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康旅产业策划与操盘运营负责人、原奥伦达商学院负责人、心身健康(医学)博物馆构建运营负责人
何小建春雨医生集团副总裁兼春笋医疗总经理、中房协养老地产与大健康专委会智库专家、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康养产业专委会执行主席
威廉(Guillaume Hubert de Fraisse)璞蔚房地产董事长&CEO、中法工商会董事会成员、法丽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
顾正江客天下特色小镇公司总经理、北京大学硕士、高级规划师、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规划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珠海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康养·文旅小镇/乡村振兴项目“土地利用与投资管理”、申报要点及夜游经济专题研讨
柳 俊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核心委员、壹方城旅游文化联合发起人、旗鉴旅业联合创始人
陈 放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策划委员会执行主席、国家文旅部十四五规划咨询专家、北京创意江山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咨询专家
雷艺礴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壹方城文化产业研究院农文旅项目操盘顾问、壹方城幻光总经理
康养·文旅小镇/乡村振兴创新项目路演、专家团问诊及需求对接【需提前提报审核】
3、微信报名:扫一扫备注“咨询杭州峰会+企业信息+联系方式”否则不通过!
1、【6月16-18日】壹方城 · 杭州-无锡文旅特色小镇标杆项目考察之旅
【6月19日-21日成都站】2021壹方城 “乡村振兴与土地利用”实战操盘高级研学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