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德:舊廠房變身新“網紅”嚴州文化錨定富民“坐標系”
“以前就是梅城啤酒廠的老廠房,總以為要拆掉了,沒想到蕞終不但保留了下來,還搖身一變成了‘網紅’打卡點,好多人來拍照……”杭州建德梅城啤酒廠老員工張肖北感嘆。時下,梅城嚴州古城蕞熱門的餐廳當屬叫響了文化主題的“嚴州三十一道”。這家“網紅”文創餐廳近期剛開張就迅速走紅,前來打卡的消費者絡繹不絕,每天客流量都維持在2000人以上。
老廠房“以舊換新”,是嚴州文化歷久彌新的縮影。為推動古城經濟發展,近年來,梅城鎮以文化復興為引領,堅持打造以文興旅、以史興城的文旅產業生態閉環,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景點。去年雖受疫情影響游客量不降反升,全年旅游人數突破209萬人次,同比增長68%。但是,“人流”並不意味著“客流”,文化“惠民”容易,“富民”不易。如何讓“旺起來”的古城“富起來”,是梅城鎮今年要重點突破的課題。
“傳統的要傳承發揚,現代的要形成產業。古城要推陳,更要出新。”這是年初嚴州古城定下的文化復興目標。文化復興既要與產業復興相互獨立,也要相互結合,形成多維文化發展“坐標系”。“嚴州三十一道”就是梅城鎮推動文化復興和產業復興相結合的產物。作為制造這一“網紅”文化IP的投資人之一,“70后”張錦榮認為,“嚴州三十一道”賣的不是美食而是文化,是文化給予了“嚴州三十一道”強大的人氣集聚要素,使其成為嚴州古城文化復興中的一顆明星。
在梅城鎮副鎮長陳韻之看來,文化始終是梅城旅游發展的根和魂,抓住老中青三代的文化需求,將業態培育和文化復興結合起來,立足區塊定位推動錯位協同發展,聚焦打造多層次文化消費場景,才能讓客人走到梅城的每個角落,都能停下腳步。因此,半年多來,梅城鎮按照區域布局要求,對於古城核心區位、重要點位店鋪,均設立業態“黑白名單”,形成一鋪一檔,明確業態要求,點對點精准招商。
經過半年多的業態提升和風貌重塑,如今,漫步在梅城會發現,古城留白處,嚴州文化在這裡變得“親民”也更“富民”,整條街的業態招引完成率達89%,超30家“網紅”店鋪完成入駐。根雕技藝傳承人徐建根在這裡有了自己的根雕藝術館,古鎮居民張弛有了自己的小鎮茶樓,非遺技藝傳承館陸續推出,更具品質感的新業態、新項目也開始“生長”——夜幕下,3D燈光秀的畫卷緩緩鋪開,嚴州千年歷史躍然於牆上,如夢似幻﹔玉帶河沿岸,跨時代的徽派建筑拔地而起,沿著玉帶河一路向東,從南宋走向民國﹔青柯亭、總兵府遺址公園、浙大西遷辦學舊址陸續開放,歷史的厚重感扑面而來﹔東湖旁的龍山書院,舊時為范仲淹創辦,復建后鏈接產學研,將創新融入論壇、研學、旅游、文創等功能,成為一張讓千年古城綻放文化異彩的金名片。今年“五一”假期,嚴州古城的游客量繼續增長,5天接待游客18.6萬人次。
“‘嚴州三十一道’是我們第二批業態布局的成功典型,切中了新一代游客的興趣點,從特色美食開始,我們希望嚴州業態2.0獲得成功后可以繼續延展出沉浸式、多業態綜合文化消費體驗,為嚴州古城提供更大的發展潛力和無限的創造可能。”陳韻之信心滿滿地說。(施瑜)
脆嫩香甜,口口清爽,限量版“西湖牌”蓮蓬、荷葉,讓杭州人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終於在8月16日開市了! 今年西湖的荷葉蓮蓬開售比往年推遲了20多天。先是7月雨水特別多,荷花蕞愛的是高溫晴熱天,遇到連綿陰雨天,開花授粉不充分,蓮蓬也難結子。…
近日,記者從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上半年浙江農業經濟實現較快增長,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兩年平均增長2.4%。尤為引人注意的一組數據是,城鄉收入倍差1.78,比上年同期縮小0.03。…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