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设“云供地”系统将利用产业用地全球招商
今天下午5点,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十次网络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谢道溥、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冲、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汤丽玉、市商务局副局长朱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德清主持。
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谢道溥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蕞新进展情况:2020年3月1日0-24时,全市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减少1例,治愈出院1例。
截至3月1日24时,全市已连续11天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全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69例。其中:余杭区37例,桐庐县24例,江干区19例,萧山区18例(其中机场检疫1例),西湖区16例,拱墅区12例,上城区10例,钱塘新区8例,下城区7例,滨江区、富阳区、临安区各5例,建德市3例。累计出院165例(含核减12例)。目前无重症病例,现有病例病情均稳定。
截至3月1日24时,全市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065人,已解除隔离医学观察7953人,尚有112人在隔离医学观察期内。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冲介绍了我市“云供地”系统建设工作情况。
一是空间规模大。杭州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作为规划自然资源部门,严守全市工业用地300平方公里底线,每年新出让的工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的比例不低于30%,我们责无旁贷。为更好满足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我们对全市可用于产业发展地块进行了梳理, 至2025年,杭州可提供产业用地有45平方公里。近期有31个集中连片区块面积大于300亩的土地,可供大项目、好项目选择,面积有18983亩,这在杭州是很难得的。只要符合杭州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愿意到杭州来发展,都有机会拿到土地,实现“土地等项目”。
二是地块质量高。今年,我们着重推出1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制作了读地手册,首批121宗5764亩产业用地,今天已经在浙江日报、杭州日报、自然资源报进行预公告发布,这些土地都完成了农用地转用报批、征收补偿、场地平整、配套建设等出让前期相关工作,是“净地”、是“熟地”,供地后即可开工建设。
三是云上供地快。我们率先推出杭州“读地云”,做到产业用地从地块推介、交易、签约在线完成,全力实现“云上读地、网上交易、线上签约”的一体化全过程“云上供地”模式。
这样的模式,一是让企业了解信息更便捷。企业不用跑现场,轻点鼠标,可以看到地块的坐落、区位优势、技术指标,也可以通过联系人快速了解招商、供地等政策。二是让企业取得土地更高效,不受时间、空间制约。竞买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从看地、读地、选地、报名、竞价和签约的地块竞买全过程。三是竞买环境更公平有序。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买环境;竞买人无需到交易现场,节约了办理手续的时间,给竞买人提供多种途径,服务更加高效。
发布会的后半程,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提问:杭州推出产业用地全球招商,市规划局有哪些具体的落实举措?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冲: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举措——
在地价方面,按照不高于长三角同类城市的平均地价,对重点培育、引进的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的单项冠军、世界、中国500强等企业,在不突破国家用地出让蕞低标准的基础上,统筹确定;
在规划方面,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2,标准厂房不低于1.8,在符合规划的基础上,容积率能高则高;
在降低职工住宿成本方面,允许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在配套设施上,自建职工用房。
在供地方面,推行弹性出让,可采取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缩短出让年限等方面,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
在审批方面,全程提供“店小二”服务,全面实施承诺+许可+备案的承诺。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