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助残扶贫科创园创办人张锡林:托起残疾人的共富梦
杭州萧山助残扶贫科创园创办人张锡林:托起残疾人的共富梦
在杭州萧山红十五线的背面,一栋红黄相间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杭州萧山助残扶贫科创园,通过搭建无障碍电商创业基地和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让他们的创业共富梦想在这里起飞。
据了解,当初建科创园的2000余万元资金,有1600万元是萧山助残扶贫科创园创办人、杭州张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锡林个人出资的。“我只是这个园区的参与者,希望多关注这些残疾人朋友,通过创业或就业实现共富梦。”张锡林这样强调。在他的眼中,这些残疾人干事创业的那份劲儿与常人无异,他们都是自己的朋友。
“18岁时,因一场意外,我的头部受伤。那时候家里穷,480元的医药费,民政局资助了400元。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承诺今后会加倍偿还,父母和奶奶都很支持。”张锡林一边回忆一边感慨。
1995年病愈后,张锡林开始创业,创业初期由于没有选好产品和销售方向,一直在“屡创屡败”,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后来靠一辆自行车驮着萝卜干去销售,让他找到了商机。赚到了头部桶金后,又顺利拿下了楼外楼、金字、祖名、五味和、采芝斋等食品厂家的总代理,成为了华东地区各大机场和服务区的销售商。
创业小有成就后的张锡林,从2012年开始,先后出资12万元,资助10多名贫困生圆梦大学。此举当时还遭到了亲友的不理解。“那时候家里房子都没有翻新重造,一开始妻子也不理解,但是当她知道了我当初的承诺后,也开始默默支持。”张锡林回忆说。
在践行承诺这条路上张锡林从来都是不打折扣,也就是在这时,助残的想法在心中萌芽。于是,很快有了创办残疾人就业园区的目标。
创办科创园,让残疾人更有尊严地工作
张锡林介绍,自己曾经因为疾病,在就业中遭遇歧视,所以更为深切地理解残疾人对自立自强的渴望:“并不仅仅是金钱上的鼓励,精神上的也很重要,他们也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也想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目前,助残扶贫科创园已发展成为一个集住宿、培训、就业于一体的公益性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基地。超过3200名残疾人在此参加培训,带动了五六百名残疾人从事电商就业创业。
“其实原理非常简单,我只需要在脑海中记住按键位置,就可以通过语音提示进行文字输出,同理也可以将对象的文字信息转化成语音。”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了一位视障客服工作人员沈可,他向记者演示了如何靠自己熟练地用电脑打字。
这样的电商助残模式只是园区内的一个缩影。张锡林说:“我们有很多创业就业类别,针对肢体残疾人、听力残疾人、视力残疾人都有不同的项目。”
“打造互联网经济新业态下残疾人就业创业、共富新模式,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而且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一步。”张锡林介绍说,尽管有了园区,许多残疾人都找到了劳动致富的路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凭借着办企业多年累积下来的经营头脑,张锡林敏锐地感觉到,抖音、“视障”云客服、快递分拣等多种新业态模式,能够让自己这些特殊的“朋友们”有更多机会认识社会、跟上社会、服务社会,从而找到致富的新路径。
“相比于传统认知上的手语咖啡、盲人按摩、有声书籍朗读等业态外,他们还可以在更多领域上出彩。你看,视障人群也可以熟练地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成为一名销售、客服。”张锡林介绍说。
张锡林的助残扶贫科创园开园以来,借助毗邻机场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中通快递、丘丘宠物等一大批企业入驻。这些企业不仅给残疾人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也给残疾人在园区中创业带来了很多机会。
如今,科创园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残疾人创业者。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张锡林奉献了自己的力量,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后富者’致富,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让更多人活得更好。看到他们成功,我就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很有成就感!”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