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数字报纸
普通老旧小区加装1台电梯,可能需要花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实现,而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丁兰街道大唐苑小区却一次性整体推进,申请加装64台电梯,这也是目前杭州市整体推进加装电梯数量较多的小区。10月中旬,已有2台电梯交付,预计今年年底将加装完成40台,明年上半年全部加装完成。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记者实地采访。
11月1日,记者来到大唐苑小区。只见13幢1单元和2单元加装完毕的电梯,门头上还挂着喜庆的花饰。许多单元楼道前,工人们正在忙活,现场堆了不少加装电梯的建材,随处可见的“电梯加装幸福万家”“加装电梯需要大家相互理解支持”等横幅。
据了解,该小区是江干区城市化推进中首批拆迁安置的多层住宅,于2007年建成回迁,共64个单元,742套房子,老年人数量占小区总人口的1/4。
大唐苑小区对应有两套班子,一个是早年成立的丁桥大塘股份经济合作社,另一个是社区。杭州丁桥大塘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姚招娣说,2006年响应改革号召,拆迁安置中的大塘村实现股、社(村)分离,次年,大唐苑社区成立。
55岁的姚招娣是土生土长的大塘村人。去年6月,她和网格员开始作前期调研、上门征求意见;当年9月,开宣传动员会、网格员一一上门做工作,直到整体装电梯的意愿达到80%以上,开始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申报加装64台电梯。“目前,有2台电梯投入使用;11月10日,又有6台可以交付;有10台电梯的钢结构、外立面已安装;12个单元的基坑已经在挖了,其它的电力、水等管网在整体改造。”
2017年8月,杭州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正式确定上城、江干先行试点,政府给予20万元/台的补助。
“加装一台电梯要花费50万元,市、区补贴20万元,丁兰街道额外给每台补贴10万元。”姚招娣说,大塘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挥集体经济作用,通过股民代表集体协商、统一意见,实施“楼道居民总计出资10万元,剩余由经合社保底”。
楼道各层居民如何出资?经济合作社回迁股民户,一楼二楼不出资,三楼0.5万元,四楼1万元,五楼2.5万元,六楼2万。“这些钱从大塘股份经济合作社年终股分红中扣除,也就是说,回迁股民基本不需要重新掏钱,就能用上电梯。”姚招娣说。
如此好的政策,居民会同意吗?事实上,大家态度不一。“个别单元全部都同意,安装过程顺利;有的担心采光受到影响和电梯质量问题,有的甚至翻出此前拆迁时的‘陈芝麻烂谷子’纠缠不清……”大塘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兼大唐苑加装电梯第2组组长王燕芬说,根据居民担心的问题,她和其他9个组长,一次次上门,或是请小区德高望重的人针对性地解疑释惑。“白天忙工作,晚上和周末上门拜访,蕞多的一户跑了5次,对方才签约。”
随着各方工作的持续推进,目前大唐苑小区的加装电梯签约率已超过80%。10月11日,13幢2台电梯交付使用,之前摇摆不定的居民在试乘后,渐渐改变了态度,主动签约。
民意的问题解决了,资金从哪里来?姚招娣曾创业且获成功,管理经验丰富。“盘活集体经济的方法有很多,建标准厂房出租、开发房地产等。”姚招娣说,这次整体加装电梯,意味着一年内,经合社要先垫资上千万。在垫资的同时,还要保证股民的收益,压力不小,但姚招娣和其团队胸有成竹:“集体经济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加装电梯这件民生实事,我们要干好、干到底。”
“以前,上下楼只能抱着两个外孙,我70多岁的母亲爬三层就要歇口气,现在只需要走半层,下楼只要1分钟,很省力。”大唐苑小区13幢2单元602室居民梁良发说。
在姚招娣看来,之所以大唐苑小区能整体推进加装电梯比较顺利,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市里和区里的政策好,丁兰街道也成立了大唐苑小区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和大塘股份经济合作社一起配合得当,给予有力的支撑;另外,整体上,居民对加装电梯施工也比较配合。”
此外,大唐苑小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统一申报,联合会审,程序到位”等“九个统一”工作原则。
姚招娣说,大唐苑建成已10余年,趁着加装电梯的契机,不光要把破坏的绿化还原,还要在此基础上提升;雨污水分流作为为民办实事后续项目向上申报,申请部分经费;将原有的消防设施进行提升、优化,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不光把加装电梯这件事办好,也要把小区整体升级,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记者得知,除了大唐苑小区作为加装电梯整片推进后,江干的三叉小区、拱墅区的度假新村、上城区望江街道南光坊小区也在成片推进。
版权声明:本文由杭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